蒙特婁 (Montreal) 被稱為是北美小巴黎,是一座英法雙語的城市,曾經是加拿大的經濟首都。這座城市早年是法國殖民地,同時也被稱為設計之城。由於是法語區,建築和文化都具有北美難得的風格,散發著濃濃人文氣息。夏天來到蒙特婁,有哪些景點值得一去呢?就在本篇中完整整理。
內容目錄
蒙特婁 Montreal | 老城區
聖母大教堂
聖母大教堂是建於1829年的古蹟,舊城區的地標,也是北美最大的天主教堂。進入參觀需要付費,晚上有燈光秀時,夜景看起來更美。黃昏時分通常是晚餐後(夏天的蒙特婁,黃昏都快十點了吧),這時候在廣場上走動的人反而多,不過我還是最喜歡夜景,藍色的燈光打上很美。
晚上入內參觀,內部更是金碧輝煌。2018年聲光秀的門票昰24元一人。
達姆軍事廣場
聖母大教堂外的廣場就是達姆軍事廣場,總是聚集著許多遊客,四周的建築都很壯觀,包括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蒙特婁銀行。廣場中央是梅佐奴布手持法國國旗的雕像,1642年就是他帶領法國人來到這裡建設了今日的舊城區。
老港區
穿過聖母大教堂後往下走,就會進入老港區。這一帶的街道都很美,也有許多值得逛逛的小店和餐廳。由於受法國文化影響很深,街道的風格也與其他北美城市很是不同。
哥特式的建築與石子路,在夏天的夜晚外面街道上成了免費的燈光藝術舞台,晚間綻放更濃烈的浪漫色彩。牆上用燈光不斷變換映射不同的藝術作品,晚飯後一邊看燈光秀,一邊在河畔漫步,是蒙特婁夏夜很特別的享受。
外緣的老港區街道是2公里長的觀光步道,經過老港的碼頭,旁邊就是聖羅倫斯河。除了水邊隨處可見的遊輪之外,這條步道上也是各種活動經常舉辦的地點,魁北克的太陽馬戲團就在此駐紮。也有考古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可以參觀。
67號住所
聖羅倫斯河對岸看到這些奇形怪狀的建築,叫作67號住所,是由加拿大建築師摩西薩夫迪所設計,因為外觀很奇特,也成了相當知名的地標。據說靈感是來自中世紀地中海山腰上的建築。
邦瑟克市場
這座挺壯觀的建築是邦瑟克市場,曾經也作為市政廳和其他政府單位及公共市場使用過,現在是一個蠻大的創意市集,可以到裡面的小店去逛一逛。
卡地亞廣場
卡地亞廣場是以首個發現加拿大的法國探險家之名命名,和聖母大教堂一樣所有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方。廣場中心是35米高的Nelson紀念柱,這是紀念1809年英國海軍戰勝法軍的戰役。
卡地亞廣場旁的市政廳是座不能錯過的建築。市政廳以雄偉的法蘭西第二帝國風格著稱,外部的露台和雙重斜坡屋頂是它的重點裝飾。夜裡也會打上燈光,相當壯觀。
廣場周遭許多餐廳和咖啡館,當然也有街頭藝人在此表演。法語歌曲一個字都聽不懂,但是氣氛太棒了。
著名的楓糖店Maple delights是我最喜歡的小店,有各式各樣的楓糖產品,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楓糖冰淇淋。如果對楓糖的歷史和製作過程有興趣,店內的展覽也有很詳盡的解說。
考古博物館
考古博物館本身就在蒙特婁最古老的位置,前方是皇家廣場,而底下就是古蹟挖掘現場。
展區分為好幾個,很詳細的介紹蒙特婁的歷史文物,也有許多原住民和其他在此居住的民族歷史文物。。首先進場播放影片,詳細解釋蒙特婁的歷史。
重頭戲是古城遺跡,我們要穿過很有神秘氣氛的下水道,才能進入考古遺跡。 這個古蹟是最早的移民聚落Ville-Marie,我們在此可以看到舊時的古城牆和古皇家廣場,和地面上看到的皇家廣場相呼應著。展內用光線示意古城原本牆的輪廓。據說最早期的城牆是木造,後來法國人築了石牆來防衛。我們在這裡看到守備哨和木欄的模樣。
如果對歷史或考古多少有興趣,這是一個很棒的博物館,有許多互動展覽。
蒙特婁 Montreal | 皇家山
蒙特婁的皇家山位於市區的西邊,是蒙特婁最大的公園,也是重要地標。蒙特婁(Montreal)的名字就是從皇家山(Mount royal)演變來的。
夏天的週末適逢音樂節期間,出遊的市民出乎意料的多,不過就算是人多,公園看起來還是很悠閒啊。
皇家山的重頭戲是皇家山觀景台。皇家山本身其實只是座小山,最高峰海拔不過233米,但因為蒙特婁規定所有的建築物都不能比它高,所以皇家山的觀景台就是觀看蒙特婁市景(和夜景)的最佳地點。
山上的皇家山小屋,天氣熱時可以走進去消消暑。說是小屋其實蠻大的,正中央掛著的紅十字是蒙特婁市旗,裡面的房間也有一些歷史照片。
蒙特婁 Montreal | 聖約瑟堂
聖約瑟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聖殿,於1094年聖十字架會會士安德魯(Andre Bessette)所建。這座教堂以能奇蹟似的治癒疾病的神父安德魯開始聞名,因此從一座小教堂開始,後來擴建成現在可以容納一萬人規模的大教堂。
大教堂是1924年開始擴建,建成於1967年。聖堂的穹頂為世界第三大,也是加拿大最大的教堂,教堂大殿的內部本身就可容納四千人。1904年時最初建立的小教堂,也就是安德魯最初修行的地方,現在保留在大教堂後方的角落。
安德魯傳說是一位具有悲天憫人胸懷和神奇治癒能力的教士。據說他用聖壇上的燈油為跛腳的病人按摩,他們就能重新不依靠枴杖走路,所以人們把不再需要的枴杖留下掛在教堂內,並且送來許多感謝狀都貼在牆上。後來因為原本的地方太小,又在旁邊擴建了Crypt church,內部掛了更多枴杖。
因為感念安德魯,教堂內還保存著許多安德魯使用過的物品來展示並且介紹他的生平。安德魯九歲時就失去父親、十二歲失去母親,此後的十三年都在流浪四處打零工。直到1872年才被初修會接受,入會後他被指派為聖母學院的看門人,一看40年。他常關心病人,常去探望被認為無法醫治的病人並為他們按摩。
教堂旁還有供人祈禱冥想用的花園步道,看完了教堂內部也不妨來走走。
蒙特婁 Montreal | 蒙特婁市中心
蒙特婁市中心,是個逛街購物、享用美食,座落著博物館、音樂廳、藝文中心的好地方。蒙特婁最有名的大學叫作McGill University,有「加拿大哈佛」之稱,就距離市中心非常近。搭乘地鐵到市中心,坐綠線到McGill站就是來市中心最方便的交通方式。
市中心除了逛街,有不少歷史景點,加拿大廣場(Place du Canada)與其對面的多切斯特廣場(Dorchester square)就值得過來繞一繞,後面就是聖母世界之后教堂的圓頂。
加拿大廣場
加拿大廣場上的紀念碑是紀念一戰、二戰、韓戰時喪生的戰士,最具指標性的麥克唐納的雕像一旁地上還有兩尊大炮,仔細一看大炮上有雙頭鷹的雕刻,是拜占庭帝國的象徵。象徵歐亞融合的拜占庭象徵出現在北美的魁北克,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兩尊大炮是在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時英國在克里米亞得到的,後來維多利亞女皇將之送給蒙特婁慶祝建城250周年。
多切斯特廣場
多切斯特廣場的騎士像紀念的是1889年的布爾戰爭,布爾戰爭時英國也對加拿大徵兵,所以加拿大也承受了很大的損失。這場戰爭是英國吞併南非全境的戰爭,也是大英帝國最後的擴張。此後大英帝國開始將殖民地交給當地白人自治。騎士的馬頭正對著皇家山頂。
聖母世界之后教堂
聖母世界之后教堂是蒙特婁的第二大教堂,座落在市中心相當壯觀的巴洛克式建築,於1894年建成。
教堂內部也相當氣派。
Les Cours Mont Royal Barbie expo
加拿大廣場往西這一帶是商店林立的購物區,其中Les Cours Mont Royal是蒙特婁最高檔的購物中心,裡面居然還有一個很壯觀的Barbie expo,展示了一千多個芭比娃娃,而且穿得都是正港的名牌服飾。也有穿著各國服裝的特色芭比。
蒙特婁美術館
蒙特婁美術館是加拿大最大的藝術博物館,共有四個主展館,其中三座是現代風格,一座Claire and Marc Bourgie Pavilion本身在2010年都是教堂。主展館的主題是world culture,展出世界各地的古文明藝術。
Claire and Marc Bourgie Pavilion原是中世紀的教堂,現在內部展示的是現代藝術作品。
藝術廣場 – 蒙特婁爵士音樂節
若是七月來到蒙特婁,正是爵士音樂節的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樂手齊聚。演出都在戶外,可以免費參觀。雖然天黑節目才會開始,藝術廣場附近天色尚早就已經開始有民眾來占位子了。現場有好幾座不同的舞台同時進行表演。
Olympic monument
若是從老城區南邊的Underground city一路散步過來,路上還有個Olympic rings和Olympic monument。
蒙特婁奧運是在1976年辦的,四十幾年前為了辦這場奧運蒙特婁當時的市場散盡市產,導致後來蒙特婁負債三十年,可見奧運對蒙特婁有多重要了。除了在市中心的奧運紀念環之外,在蒙特婁北邊才是奧運的主要場地。蒙特婁奧運在台灣的體育史也有特別的意義。1976年夏季蒙特婁奧運,在此前台灣仍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與體育賽事,當時的加拿大總理杜魯道就在這一屆奧運,要求改以「台灣」名義參賽,代表隊因為政府無法接受而選擇棄權離開加拿大。此後不久的1976年11月,國際奧會就宣布此後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而在此之後就開始了「中華台北」隊參與國際競賽。
蒙特婁 Montreal | 拉丁區
拉丁區一帶劇院、咖啡館、精品店很多,當然也有不少美食餐廳。這次因為在蒙特婁多待了幾天,順道也來逛一逛。坐地鐵綠線過來,一路是沿著Rue Saint Hubert走都是小店,說不出哪家特別有名,但就是很適合逛逛,很有藝術氣息的地方,也有點像西洋版的夜市。
走累了就在路邊找個咖啡店坐下。看看窗外人潮,也正好歇歇腳。
沿著Rue de Saint-Vallier往小義大利方向走,這條路上的住宅建築都很有特色。
蒙特婁 Montreal | 小義大利
小義大利是另一個非常好逛的地區。蒙特婁的小義大利社區是加拿大最多義大利移民的地方,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的義大利移民潮,大多來到加拿大的義大利移民最後選擇定居蒙特婁,一方面因為蒙特婁當時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另一方面是因為東岸不但距離歐洲較近,義大利文與法文也比較相近,所以法語區自然受義大利人的歡迎。
Nostra Madonna della Difesa教堂
小義大利公園對面就是Nostra Madonna della Difesa教堂。教堂是義大利移民建造的,落成於1919年。壁畫中有騎馬的墨索里尼像,這是在1933年時追加以慶祝墨索里尼簽訂拉特蘭條約梵蒂岡獨立。在教堂裡畫了墨索里尼,到了二戰時義加兩國對立而成了爭議源頭,作者也被加拿大政府拘禁起來。至於壁畫本身,原先加拿大政府打算移除,不過最後只用布遮起來到戰爭結束。
義大利之家
義大利之家原先是在義大利社群要求下而興建的聚會地點。當時的義大利由強人墨索里尼執政,不少加拿大的義大利移民對於母國的興盛感覺與有榮焉,也加入法西斯團體,常在義大利之家聚集。在義大利之家,我們也能看到建築中的法西斯符號。
加拿大後來開始禁止法西斯聚會,在二戰期間加拿大政府視義大利為敵,也開始懷疑境內居民,於是義大利之家的會員清單就被用來篩選可疑的「敵國人民」,這些會員被拘禁在集中營,其他數萬義大利移民也被貼上標籤,丟掉工作不說還經常被叫去警局,所以當時的移民也會想盡辦法隱藏自己身為義大利人的身份。二戰後,義大利和加拿大的關係雖然緩和,但這段歷史也在加拿大政治上留下了難以抹滅的記憶,轉型正義之路就像德國的猶太屠殺、台灣的228事件一樣漫長。
Marche Jean-Talon
Marche Jean-Talon是小義大利的農夫市場,也是景點第一名。店家都是農家自產自銷,非常新鮮的農產品除了吸引遊客,當然也非常受當地居民歡迎。除了農產品也可以在這裡吃點東西,有些攤位賣的是加拿大特色農產,例如楓糖和冰酒等等,也是個買紀念品的好去處。
蒙特婁 Montreal | 唐人街
從老城區往北走一點就到了唐人街,蒙特婁的唐人街其實不大,前後兩座門,大概十分鐘就能走完。最早在此定居的華人都是為了修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招來的廣東人移工,後來加入的是香港人和越南華人,一度範圍擴大許多,但現在已經只剩這一小片。
蒙特婁的中國餐館不多,大都集中在這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為這裡離出差的會議地點近,在這裡吃過午餐也買過茶飲,口味還都是很道地的。
蒙特婁 Montreal | Atwater market
Atwater market是蒙特婁最大的農貿市場,住在當地的人都很喜歡去,不過觀光客一般很少會去這裡,因為它的位置比較南邊,距離景點都很遠。進來可以逛很久,商品品質真的都很棒,要是農產品能帶回家,應該會買瘋了吧。我自己尤其喜歡這裡的肉舖,試吃了很多種不同的肉,後來也買了很多帶回旅館當宵夜。
室外部份還有花市。外面的廣場在週末時也會有很多臨時的攤位。
市場外的運河旁邊還有一條自行車道,夏天來這裡走走,可享受蒙特婁當地居民的日常小確幸。
找蒙特婁住宿比價?
系列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時空旅人札記目前每週五更新,想看到與這趟旅行相關的更新內容,請訂閱電子報,或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nstagram。
本站所有資料皆為原創分享,僅透過少量廣告與贊助連結維持營運,若您於站內連結到第三方商家網站並進行消費,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回報,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感謝支持!
想找特定地點文章,請見遊記地圖。
如果你想要支持免費創作,可以按這裡買杯咖啡請我,我會很開心!
想出去玩,需要比價嗎?我最常用的網站旅館訂房推薦給你:
住美國想知道怎麼用旅遊信用卡世界賺點數換機票?新手必知、懶人必備的美國旅遊信用卡。
想嘗試背包旅行?怎麼打包?
若有興趣在你的網站或出版品引用這篇文章或部份內容及圖片,請來信索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