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自由島與埃利斯島一日遊 | 簡介
在紐約安排一天來造訪自由島 (Liberty Island) 和埃利斯島 (Ellis Island),是許多人第一次來紐約的經典行程。不只因為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像,這趟行程能在短短幾小時內,帶你穿越美國的兩個歷史象徵——一個代表著理想中的自由與希望,一個則見證了數百萬移民為了追尋夢想所經歷的現實挑戰。這兩座島是美國故事的兩個篇章,一面是浪漫宏大的信仰,一面是真實細膩的人生。
自由女神像 (Statue of Liberty) 自1886年矗立於港口,是法國贈送給美國的象徵性禮物,紀念獨立百年。從這個自由的象徵出發,下一站埃利斯島則是1892年至1954年間,超過1200萬名移民踏上美國土地的第一站。這兩個島安排在同一天參觀,時間約需 5~6 小時,加上渡輪的沿途風景與紐約港的風光,非常適合放進紐約行程的其中一天當主要行程。
自由島與埃利斯島一日遊 | 交通方式
前往自由女神與 Ellis Island 的渡輪是由官方合作的 Statue City Cruises 營運,目前有兩個搭乘地點:曼哈頓下城的 Battery Park 和 新澤西的 Liberty State Park。大多數觀光客都會從曼哈頓出發。
如果你是搭地鐵,建議搭到 South Ferry(1 號線)、Bowling Green(4/5 號線) 或 Whitehall St(R/W 號線),這三站走路到碼頭都只需要 5 分鐘左右。入口附近會有明顯的 Statue City Cruises 指標,旺季時排隊安檢會花一些時間。整趟交通過程非常順暢,不需要開車也不建議開車(附近停車超貴),地鐵+渡輪就是最方便的組合了。
從 Battery Park 出發的船會依序停靠 Liberty Island 和 Ellis Island,你只需要買一張船票(包含兩島與來回交通),行程可以自己決定在每個島上停留多久,船班大概每 20~30 分鐘一班。票價依選項不同而有差異,基本票(General Admission) 可以上島參觀;如果想進自由女神的底座或王冠,要提早在官網預約「Pedestal Access」或「Crown Access」,數量有限、旺季很快就沒了。(購票連結)
如果想要深入的了解歷史或是有購買紐約City Pass,也可以選擇參加當地旅行團的半日遊導覽。
Liberty island + Ellis Island 導覽
New York City Pass
自由島與埃利斯島一日遊 | 行程與景點
這趟行程我們是搭 Statue City Cruises 大約早上 8:30 從曼哈頓的 Battery Park 出發。船上座位很多,更可以站在甲板上欣賞紐約港與曼哈頓天際線,天氣好的時候真的很美。不過風滿大的,如果是秋冬季節前來建議一定要記得戴圍巾或帽子。這段航程約三十分鐘。




自由島 | 自由女神像
第一站是自由島,這座島的重點,當然就是自由女神像啦。就算你沒去過紐約,大概也能一眼認出自由女神像的樣子。自由女神自1886年矗立於港口,是法國贈送給美國的象徵性禮物,紀念獨立百年,象徵自由與民主精神。

自由女神像本身高約 46 公尺,加上基座總高超過 90 公尺。她手中有象徵自由的火炬,腳下有斷裂的鎖鏈,還有那頂七道光芒的皇冠,象徵七大洲與七大洋,寓意自由的普世價值。如果你事先預約,可以進入雕像內部參觀底座(Pedestal)或更高的皇冠區(Crown),不過名額有限,需要提早上 Statue City Cruises 官網預約。站在 Liberty Island 上仰望這尊高達46公尺的青銅雕像,還真的發現她不只是一個地標,更像是一種願景的投射。19世紀時,她象徵的是自由、解放與民主,現在則成了一般人心目中美國精神的代表。


在島上繞一圈,自由女神腳前,別錯過島上面向曼哈頓方向的觀景區,天氣好的時候能拍到整片天際線與雕像合影,是最經典的角度之一。順帶一提,如果你不想坐船的話,另一個看自由女神的好方法是去紐澤西的自由公園。

雖然大家都知道自由女神是法國送的,但為什麼要送呢?原來19世紀的法國,正經歷從王權到共和制度的多次政權更替,那時的知識分子與自由派對「共和」、「人民主權」、「民主自由」這些理念非常推崇。而美國作為當時成功實踐這些理念的例子,自然成為法國自由派心中的理想象徵。
於是當時一位名叫 Édouard René de Laboulaye 的法國法學家、歷史學者與政治思想家,就提出了這個構想。他是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非常欣賞美國制度,並在 1865 年林肯總統遇刺後的哀悼場合中首次提出這個想法:「法國應該為美國獨立百年獻上一份禮物,來慶祝自由與民主的共同理想。」
於是由雕刻家 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 設計、工程師 Gustave Eiffel(對,就是艾菲爾鐵塔的那位)設計結構,自由女神像於1875年開始動工,由法國人民募資製作,美國則負責建造基座。1886年10月28日,自由女神正式在美國揭幕,象徵法美之間的友誼與自由價值的共同信仰。這些重要人物的雕像,在自由島上也能看到。

島上也設有自由女神博物館(Statue of Liberty Museum),裡面有原始火炬模型、建造過程的文獻與多媒體展示。如果你喜歡建築與歷史結合的展覽,這裡很值得花一點時間深入看看。

館內最吸睛的一個展品是1886 年自由女神像原始版本的火炬。這支火炬曾經高高舉在雕像上直到 1984 年,後來因為風雨腐蝕與結構問題被換下,才移到室內保存。你可以近距離看到它複雜的玻璃與金屬結構,感覺比照片裡壯觀很多。


自由女神的建造方式,包括 Gustave Eiffel 所設計的內部支架結構(跟艾菲爾鐵塔類似的金屬骨架),也有介紹如何用薄銅片「敲打成形」的方法。自由女神是用一種叫 repoussé 的技術打造的——也就是把銅片一片一片反過來從背後敲出立體線條,是手工製作的喔。



埃利斯島
離開自由島之後,渡輪會帶你前往不遠處的埃利斯島。這趟船程,其實就很有歷史感。以前搭船來到美國東岸的移民,接近美國時就是先看到充滿象徵性的自由女神,再由埃利斯島這個入口上岸,接受健康與身份審查。這裡曾是 1892 到 1954 年間,美國最大的移民入境港口,超過 1200 萬人在這裡接受健康與身份審查,決定他們能否踏上所謂「美國夢」的第一步。


現今的主建築已改建為移民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Immigration),保留了當年的建築與空間規劃,包括大廳、候審室與移民記錄等等。你走進主廳時,會看到挑高的審查大廳(Registry Room),陽光從拱形窗灑進來,很壯觀卻又有一種歷史沉澱的寂靜。


展區內容涵蓋從殖民時期到現代的移民歷史,尤其是以19~20世紀初的大量歐洲移民為主角,展示內容從生活用品、證件、航海紀錄到後代家族故事,細節豐富。你可以在看到某個德國家庭的護照影本,也會聽到義大利移民後代講述爺爺如何在這裡通過健康檢查。相對的,我們以前曾經在西岸參觀過的天使島移民博物館,則以亞裔移民的故事為主。美國這個國家的組成,真的是非常複雜。




Through America’s Gate 這一區展覽非常強烈,它揭示了美國政府如何在不同時代調整移民政策。從 19 世紀末期的相對開放,到 1920 年代逐漸興起的限制與排外氣氛,這裡可以看到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配額制度(Quota System),甚至有關東歐與南歐移民被「視為不夠美國化」的原始新聞與官方言論。








Journey Through Ellis Island 這部分展覽說明了當年新移民踏上美國土地的過程:從下船開始,要排隊接受健康檢查、身份審核、甚至還有心理測驗。老照片可以看到人們焦急又期待的神情,牆上的規定與流程圖則讓你理解——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能留下。這裡也展示了當年的醫療器具、健康檢查間與隔離室模型,讓人知道即使已經來到港口,有時還是會被退回母國或被迫分離。



還有一區「Family History Center」,如果你的家族在20世紀初曾移民美國,甚至可以現場查詢當時的入境名單。
整座博物館很有層次感,從最初的開放、希望與努力,到後來美國社會開始緊縮移民政策、設立種族配額、甚至在政治氛圍下轉為排外,埃利斯島講述的不是單一時期的移民夢,而是試圖捕捉歷史的起伏。在這個移動與身分認同變得越來越複雜的年代,埃利斯島在提醒人們,「自由」這件事,在歷史上從來不是免費的。如果說自由女神是理想的象徵,那這裡就是理想背後那些人的真實生命軌跡。

系列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時空旅人札記目前每週五更新,想看到與旅行相關的更新內容,請訂閱電子報,或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nstagram。
如果你想要支持免費創作,可以按這裡買杯咖啡請我,我會很開心!
本站所有資料皆為原創分享,僅透過少量廣告與贊助連結維持營運,若您於站內連結到第三方商家網站並進行消費,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回報,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感謝支持!
想找特定地點文章,請見遊記地圖。
想出去玩,需要比價嗎?我最常用的網站旅館訂房推薦給你:
住美國想知道怎麼用旅遊信用卡世界賺點數換機票?新手必知、懶人必備的美國旅遊信用卡。
想嘗試背包旅行?怎麼打包?
若有興趣在你的網站或出版品引用這篇文章或部份內容及圖片,請來信索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