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帝王谷 Valley of the Kings | 簡介
帝王谷 (Valley of the Kings) 位於盧克索 (Luxor) 西岸,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法老的陵墓群所在地。自第十八王朝起,這片隱蔽的山谷便成為法老及貴族的長眠之地。為了避免像吉薩大金字塔那樣顯眼的陵墓吸引盜墓者,新王國的法老選擇將陵墓隱藏於地勢險峻的山谷中。截至目前,帝王谷已發現 65 座墓穴,其中包括幾位最著名的法老。由於當地氣候乾燥,陵墓內保存了眾多珍貴的壁畫與文物,使帝王谷成為埃及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帝王谷 Valley of the Kings | 行程規劃與交通方式
如果你在盧克索停留時間有限,建議預留半天到一天的時間來探索帝王谷。這裡距離盧克索市區約 20-30 分鐘車程,交通選擇以包車或參加一日團為主。
包車是最靈活的方式,讓你可以自由調整行程,在喜愛的墓穴停留更久。如果參加一日團,通常會將帝王谷與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和其他西岸景點一起安排,對於想省心的旅客來說非常便利。此外,參加尼羅河遊輪行程的旅客,必遊的帝王谷通常也會包含在團體行程中,這對於不想自己規劃交通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方便的選擇。
盧克索私人包車含導遊
盧克索包車
阿斯旺至盧克索尼羅河遊輪
帝王谷 Valley of the Kings | 門票資訊
帝王谷的門票分為基本票和加購票兩種,基本票允許參觀三座開放墓穴,而特殊墓穴如圖坦卡門(KV62)、塞提一世(KV17)與拉美西斯六世(KV9)則需要額外購票。每日開放的墓穴會輪流更換,建議提前查詢官方售票網站的最新資訊。
由於墓穴間距離較遠且氣候炎熱,建議購買電動車票,節省步行時間與體力。票價通常分單程或來回,建議直接選擇來回票以方便返程。
帝王谷 | 背景知識
帝王谷的地形險峻,四周被山脈包圍,乾燥的氣候使得墓穴內的文物得以保存至今。新王國的法老選擇這裡作為長眠之所,不僅因其隱蔽性,還因周圍的自然山峰呈金字塔形,象徵著古埃及文化中「重生」的意義。帝王谷所在地以東可以俯瞰尼羅河,這在古埃及人眼中象徵著生命與重生。法老們在此期待著通過來世的審判,進入永恆的幸福生活。
至於這樣的隱蔽策略究竟有沒有用呢?實際上雖然將墓地遷移到山谷中延緩了盜墓的速度,但隨著幾千年的流逝,帝王谷的許多墓穴大多數仍未能倖免於難。
帝王谷的遊客中心可以看到整個帝王谷的立體模型,這裡值得稍作停留,對等會要參觀的墓穴形式有個大略了解每個古埃及法老的墓結構略有不同,但大致上都會有一條斜坡或通道往下延伸,一路走到墓室主殿或棺室,牆壁與天花板上佈滿描述亡靈書、神話故事或王室生平的壁畫。


重點墓穴一覽
遊客中心參觀完畢之後,搭乘電動車抵達山谷入口,許多墓穴入口就聚集在此,四周被天然的石灰岩山壁環繞。在這裡可以注意觀察,每座墓穴之上都能看到一座小山峰。這些山峰是取代了金字塔原本的意義,在古埃及象徵再生,雖然不再建造金字塔,但仍利用這些自然形成的山峰引導法老的靈魂通往永生。
在山谷入口這個中心位置,可以看到拉美西斯二世之墓 (KV7)的入口,拉美西斯二世被認為是古埃及最偉大的法老之一,他的統治是新王國時期的巔峰,墓穴也建造於帝王谷的中心位置,象徵他至高無上的地位。不過因為KV7長期受到洪水影響,內部受損,經常不會開放。

KV8 | 梅倫普塔 (Merneptah) 法老之墓
KV8 是第19王朝法老梅倫普塔的陵墓,屬於基本門票可以參觀的選項之一。他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第13個兒子,也是他的繼任者。梅倫普塔的墓穴是新王國末期陵墓建築的重要例證,墓內走道相當長,全長大約在一百公尺左右,一進入就感到一股熱氣。這是典型的新王國晚期法老墓,結構沿著一條直線延伸,走廊設計相當寬敞。進入墓道後,首先走進一條略微向下傾斜的長廊,牆面雖已斑駁,但仍可見到以〈亡者之書〉或〈地獄之書〉為主題的殘存壁畫,繪有古埃及諸神與冥界場景,象徵梅倫普塔踏上來世旅途的開始。一些區域的壁畫主題以法老與諸神對話為主,也可見到梅倫普塔的王名花押 。
往裡走依序經過多條走廊與數個房間。每段走廊的牆面都曾有不同程度的裝飾,可以看到對太陽神拉及冥界神歐西里斯的祈禱文,詳細描繪了新王國對死後世界的想像。









主墓室之前的墓穴前廳,有著一座大型棺材,這又被稱為「假墓室」,這種設計在新王國晚期的法老墓葬中並不少見,目的是作為主要墓室的延伸或象徵性的準備空間。儀式為法老靈魂提供的初步引導,象徵亡者從世俗進入來世的過渡。房間內的大型棺材可能是用來存放法老的象徵性陪葬品,或者只是一個「假棺材」用來混淆盜墓者。這間房間內的棺材現今已空無一物,但根據推測可能曾被用於安置某些重要的器物。





再往前行,就能來到墓穴的核心區域,也就是葬放梅倫普塔木乃伊的主室。曾經擺放在石棺周圍的陪葬品與木乃伊,如同多數帝王谷墓穴一樣,已在古代的盜墓潮與現代的考古發掘中輾轉流失,現行保存下來的文物只能在其他博物館見到。墓穴底部牆面因地下水滲漏與山體移動,保存狀況不如走廊前段好,多半已缺乏完整的壁畫。






KV16 | 拉美西斯一世 (Ramses I) 之墓
拉美西斯一世(Ramses I)的陵墓,編號為 KV16,也是基本門票可參觀的墓室之一。拉美西斯一世是第十九王朝的開創者,雖然在位僅約一年四個月。這個陵墓的佈局相對簡單,從入口開始,有一條斜坡通道,接著是一個前廳,然後直接通往主墓室。這種直線型設計在新王國時期的陵墓中並不常見,可能是由於時間緊迫所致。
儘管規模不大,KV16 的壁畫卻保存良好,色彩鮮豔,尤其是以藍色為主調,象徵天空和水,代表永恆,讓人見識到古埃及繪畫的高水準。壁畫內容主要描繪了《地獄之書》(Book of Gates)中的場景,展示法老在來世的旅程。大概因為時間緊迫,僅有葬禮室裝飾得非常華麗,內部包括《門之書》的摘錄,以及法老在眾神面前的場景。









KV6 | 拉美西斯九世 (Ramses IX) 之墓
KV6 是第二十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九世的墓,他的墓穴在帝王谷中位置靠近入口相對容易找到,也是基本票可參觀的選項之一。
這座墓的特色之一是因為年代最近,設計較為寬敞新穎,感受得到入口特別寬。進入入口之後,一個淺斜坡通向後面走廊。入口兩側的牆壁原本應有象形文字或圖案裝飾,但這些裝飾大多未完成。這是因為陵墓在拉美西斯九世去世時尚未完工,使得許多裝飾和結構在他死後匆忙完成,品質略顯粗糙。長廊上只見壁畫,而非像其他墓穴中的浮雕。走廊上共計四個側室皆無裝飾。前廳裝飾仍有來自《死者之書》的動物、蛇和惡魔,不過前廳和柱廳也未完成。但整體來說,彩繪場景生動,值得一看。















主墓室地板有矩形凹槽,用於放置法老的石棺。天花板為拱形,裝飾有天空女神努特(Nut)的圖像,側牆描繪了《洞穴之書》(Book of Caverns)和《地球之書》(Book of the Earth)的場景。遠端牆壁上,拉美西斯九世乘坐太陽船,周圍環繞眾神。裝飾色彩鮮明,主要使用黃色、深藍色和黑色,這在帝王谷的墓葬中較為罕見。




KV17 | 塞提一世 (Seti I) 之墓
塞提一世之墓編號是 KV17,位在帝王谷的核心地帶,被公認是帝王谷中裝飾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墓穴。塞提一世是新王國時期第十九王朝的法老,也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父親,在位期間留下許多宏偉建築與文物。KV17 的壁畫與浮雕層次相當豐富,每個房間的天花板與牆壁幾乎都佈滿細膩的刻畫,被許多人公認是帝王谷的「必看之最」。不過,同時也因為它的藝術價值高,需要加購額外門票,而且票價最高。但我仍然認為來到帝王谷,若預算與時間許可,絕對不能錯過。
走進墓道時你會發現,整條通道的壁畫相對非常完整,顏色依然鮮豔。塞提一世之墓總共有幾道長走廊,從入口開始一路往下延伸,象徵著法老在死後經歷的種種旅程。走廊上的浮雕與壁畫多半描繪各種神祇的形象,以及與亡靈相關的經文,例如《亡靈書》(Book of the Dead)以及《地獄書》(Book of the Underworld)的章節。這些圖案不只是裝飾,而是古埃及人對來世世界的觀念,及法老死後要面對的考驗。

















塞提一世之墓在1817年由義大利探險家貝爾佐尼發現時壁畫與浮雕顏色保持得更為完好,但之後因持續的考古研究與開放參觀,環境濕度與遊客的進出都對墓室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早期的外國探險家和研究者,可能使用了濕紙或石膏來拓印牆面與浮雕,加速了彩繪層的脫落。所以現在埃及政府也以高昂票價來防止過多遊客可能造成的損壞。
各個柱廳和側室都有各自的主題與裝飾風格。柱廳是相當值得駐足欣賞的地方。走進去後,你會看到柱上布滿對古埃及諸神的讚頌文字與圖案,天花板則刻畫著古埃及人的天文圖繪與神話情節,代表法老與神之間的連結。我們看到當時工匠對石材切割與上色技巧的高超掌握。如果仔細觀察,會注意到很多色彩極為細膩,細節如飾帶、圖騰都刻畫得生動無比。





















在最深處的「墓室」(Burial Chamber)是這座墓的核心所在。半圓形墓穴右半邊保存的非常完好。當年這裡曾安放著塞提一世的石棺,四周牆面佈滿各種與再生與復活有關的場景。依照古埃及的信仰,法老不僅僅是人,更是眾神之子,死後會化身與諸神共存。這裡的壁畫尤其艷麗,是整個帝王谷裡保存最完好、工藝等級最高的案例之一。現場可看到《天書》(Book of the Heavenly Cow)等神話故事的呈現。如果你仔細看,還能發現細微之處的線條都非常清晰且優雅,色彩搭配是當時王室級別的最高水準。












KV9 | 拉美西斯五世與六世 (Ramses V & VI) 之墓
KV9其實是由拉美西斯五世與拉美西斯六世「共用」的一座墓,不包含在基本門票中,也是要額外加購門票,但它經常被評為「最值得花錢看」的墓穴之一。我自己參觀完數個法老墓之後覺得最欣賞的就是這個墓穴。


其實這座墓原先是為拉美西斯五世所建,後來拉美西斯六世把它擴建再利用,所以才會在同一座墓裡面看到兩位法老時期的痕跡。前半段的走廊雕刻原先是為拉美西斯五世刻的,後來被拉美西斯六世重新雕刻。整座墓有著相當壯觀的壁畫與雕刻,尤其是天花板部分對星象與神話故事的描繪,顏色鮮豔、線條流暢,走在裡面就像置身於宏大的古埃及信仰世界。
它的走廊相當長且空間寬敞,踏入後會看到左右兩側牆面繪有來自《地下世界書》(Book of Caverns)與《冥界書》(Book of the Underworld)的圖案,鮮豔度依然令人驚豔。抬頭則能看見天花板上象徵太陽與星辰的宇宙景象。由於有兩位法老葬在這裡,整體空間結構較其他帝王墓更顯複雜,也能在過程中觀察到兩位法老時期的拼接風格。



























往深處走的主墓室中有巨大的石棺遺跡,其四周牆面飾滿與再生、復活相關的神話畫面,記錄著帝王對不朽的嚮往;仔細端詳,古埃及工匠對色彩與線條的掌握相當優秀。天花板上女神紐特(Nut)吞噬並再度生出太陽的形象,是古埃及人對永恆循環的浪漫詮釋。










KV62 | 圖坦卡門之墓
圖坦卡門這位「少年法老」可能並未在歷史上留下驚天動地的功績,但因為他的陵墓在1922年由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幾乎完好無缺地發掘出土,裡頭擺滿了金飾、家具、武器、日常器物等,一舉震撼了全世界,也成了現代人對古埃及想像的代表。
不過和帝王谷裡許多規模龐大、壁畫華麗的墓相比,KV62 其實相當小巧。如果你是想參觀華麗而壯觀的墓葬,可能會有點失望。除了最先進入的前室(Antechamber)擺放了製作精美的椅子、戰車和金飾箱子,其他重要器物現在都已搬進博物館中。圖坦卡門墓是一張需要另外加購的門票,價格相對偏高。如果你對法老少年王特別感興趣,可以考慮買票進去;若時間或預算不足,可以先看看其他有精彩壁畫的墓穴,把對圖坦卡門文物的探索留在埃及博物館之旅中再續。


系列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時空旅人札記目前每週五更新,想看到與旅行相關的更新內容,請訂閱電子報,或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nstagram。
如果你想要支持免費創作,可以按這裡買杯咖啡請我,我會很開心!
本站所有資料皆為原創分享,僅透過少量廣告與贊助連結維持營運,若您於站內連結到第三方商家網站並進行消費,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回報,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感謝支持!
想找特定地點文章,請見遊記地圖。
想出去玩,需要比價嗎?我最常用的網站旅館訂房推薦給你:
住美國想知道怎麼用旅遊信用卡世界賺點數換機票?新手必知、懶人必備的美國旅遊信用卡。
想嘗試背包旅行?怎麼打包?
若有興趣在你的網站或出版品引用這篇文章或部份內容及圖片,請來信索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