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自由行】2025 Paris 巴黎 7 天自由行必看:景點路線、交通票券一次搞定

巴黎 Paris | 簡介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位於法國北部的塞納河畔,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與藝術中心,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全市約兩百多萬人口,但一年來旅遊的觀光客就超過三千五百萬人。多數人對巴黎的第一印象可能來自電影或明信片:艾菲爾鐵塔下的夜景、塞納河畔的情侶、羅浮宮裡的蒙娜麗莎。浪漫當然是巴黎的一部分,但巴黎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每個街角藏著的生活細節與歷史痕跡。走在路上不小心轉進巷子,就會發現一家百年麵包店或古老書店。

巴黎不大,但濃度很高。從宏偉的凱旋門到瑪黑區的設計小店,從奧賽美術館的莫內到拉丁區老教堂旁的街頭藝人,你永遠都會覺得時間不夠、眼睛不夠、胃也不夠。

巴黎一年四季都適合造訪。我比較推薦春天(4~6月)和秋天(9~10月)來,這是天氣最舒服的季節;夏天白天長、節慶多,但遊客也最多。冬天雖然寒冷,但有聖誕市集與燈飾加持,氣氛反而更濃。

巴黎 Paris | 交通

市區交通

巴黎市區的交通主要靠地鐵(Métro)+郊區快鐵(RER)+公車(Bus),基本上幾乎所有熱門景點都能搭地鐵或步行抵達。以前來巴黎大多要現場買實體 Navigo 卡或使用紙本t+單程票,不過現在已經全面支援手機操作,只要下載官方的「Île-de-France Mobilités」App,就能直接在手機購票、儲值,用手機NFC 感應進站,iPhone 用戶還能把票卡加進 Apple Wallet,連解鎖都不用,直接嗶進站超方便。

App 裡可以購買各種票種,包括:

  • Navigo 一日票(Day Pass)
  • Navigo 週票(Weekly Pass)
  • 單程票 (對應以前的Ticket t+) 或 10 張折價套票

巴黎交通是以「Zone 1~5」的概念來劃分範圍,基本上可以想像成市中心到郊區的同心圓:

  • Zone 1–2 是巴黎市區,你熟悉的羅浮宮、鐵塔、凱旋門、聖母院、奧賽這些景點全都在這裡。
  • Zone 3–5 就是所謂「大巴黎」地區,像機場、凡爾賽宮、巴黎迪士尼就屬於這一圈

通常如果主要活動都集中在市中心,購買幾張 Ticket t+ 或 Zone 1–2 的日票就很夠用了;前往機場的話,建議另外購買機場快鐵的專用車票(像 RER B 或 Orlyval 的組合票)。

機場交通

巴黎有三座機場,但大部分國際旅客會使用的是戴高樂機場(CDG,Charles de Gaulle)或奧利機場(ORY,Orly)。

戴高樂機場

戴高樂機場 (CDG) 是最大的國際機場,從亞洲、美洲飛來的航班幾乎都在這裡降落。位置在巴黎市區東北方,約 25 公里。從 CDG 進巴黎市區常見有三種方式:

  • RER B 快鐵: 最多人推薦。從 CDG 機場搭 RER B 快鐵可以直達巴黎市中心,約 30~40 分鐘,票價最便宜。中間會經過 Gare du Nord、Châtelet-Les Halles 等主要轉乘站。
  • RoissyBus 機場巴士: 直達巴黎歌劇院,票價比RER稍貴,行車時間約 1 小時,不過如果住宿剛好在車站附近,比較不用搬行李轉乘。
  • Uber/計程車: 計程車從 CDG 到市區右岸和左岸,有固定的官方價格 (2025年初價格, 56 € 右岸 / 65 € 左岸) 。車程大約 40~60 分鐘,遇上塞車時間會更久。
  • 機場接駁: 人多的話可以考慮訂機場接駁,換來輕鬆和不用迷路。

CDG 機場接駁

奧利機場

奧利機場(ORY)位於市區南邊,主要是法國國內或歐洲航班使用。如果你從其他歐洲城市轉機過來,有可能會是飛這裡。比起戴高樂機場其實離市區更近,但選項稍微複雜一點。

  • 地鐵 14 號線直達市區(約 25–30 分鐘)
  • Uber / 計程車: 官方固定費率 (2025 巴黎右岸 €45,左岸 €36)。
  • 機場接駁: 人多的話可以考慮訂機場接駁,換來輕鬆和不用迷路。

ORY 機場接駁

Paris,巴黎自由行,巴黎景點推薦,巴黎旅遊攻略 6
📦 我的旅行常用工具

巴黎 Paris | 住宿

自由行找住宿,最重要的其實不是住得多高級,而是「地鐵夠近、線夠多、轉車夠順」。尤其在巴黎這種靠地鐵移動的城市,建議挑住宿時除了看價格、也務必把「離地鐵站距離」當成優先條件,最好 3 分鐘內能走到站、轉線少、進出機場有 RER 。巴黎並不是個非常井然有序的城市,交通出錯就會拖慢行程,所以住宿位置選擇非常重要。巴黎有20個行政區,一般來說比較接近重要景點的區域,除了蒙馬特區之外都可以推薦,但價格也是越接近景點市中心越是水漲船高。

以下幾個區域,是我自己實際考慮後、覺得較適合觀光住宿的選擇:

  • Opéra – Saint-Lazare 一帶: 這區地鐵密集,像 3、7、8、9、12、14 號線都交會,加上 RER A/E 也在附近,不管你要去哪一區都方便。從戴高樂機場搭 RoissyBus 一班到底也會停在這裡。區域生活機能佳,旁邊還有春天百貨、拉法葉百貨跟巴黎歌劇院。適合想每天跑不同方向,或最後一天要搭機場巴士。
  • Le Marais(瑪黑區): 雖然這區不像 Opéra 線那麼多,但也有地鐵 1、5、8 號線穿梭,加上很多景點本身就能用走的,氛圍不錯,附近也很安全。如果你的行程比較以市中心為主,住這裡就很順。適合邊走邊玩、景點集中的行程安排。
  • Saint-Germain-des-Prés 或拉丁區: 這區線沒有很多,但有 RER B 可直達機場、地鐵 4 號線、10 號線穿過,夠用,氣氛比較文青成熟,很適合感受巴黎生活感。如果行程主要集中在左岸,或想要每天回旅館前能好好散步收尾,住這裡是個不錯的選擇。

找巴黎住宿比價?

🎒 想嘗試背包旅行?

我整理了一份打包清單:

👉 【背包旅行101】長途背包旅行打包怎麼做?

巴黎 Paris | 行程安排

巴黎市區不算大,但景點密集,每天安排一個主要區域+週邊散步景點,是我覺得最不累的方式。其實巴黎不是個適合用走馬看花的方式「一次看完」,而是更適合一點一點認識的城市。如果你是初次來訪,想要快速遍覽重要景點,以下是巴黎參考行程,可以根據興趣調整順序或刪減。

  • Day 1 – 2: 經典中軸線|羅浮宮、杜樂麗花園到歌劇院一帶

這個區域包含了「第一次來巴黎一定會排」的地方,包含了羅浮宮、橘園美術館、協和廣場、杜樂麗花園、巴黎歌劇院,還有拉法葉百貨與春天百貨等主要購物點。行程安排上,可以用一天來逛博物館、接下午茶,再一路走到歌劇院附近吃晚餐,如果有還沒逛完的博物館,可以隔天再花半天補完。地鐵線密集,走路也非常順。

  • Day 2: 凱旋門至艾菲爾鐵塔|經典打卡路線

這條軸線從凱旋門出發,沿著香榭大道一路逛到艾菲爾鐵塔,是初訪者夢想中的巴黎畫面,約花半天至一天時間。這裡很觀光、很熱門。推薦安排在傍晚到晚上,走到塞納河邊看鐵塔閃燈、附近聖誕市集或夜景真的很加分。

  • Day 3: 塞納河南岸|奧賽、聖母院與拉丁區

這一區很適合喜歡文藝風格與歷史氛圍的人。從奧賽美術館一路往東走,可以經過羅丹美術館、拉丁區的書店街與聖母院。安排在平日來這裡,避開週末人潮,慢慢散步特別有味道。

  • Day 4: 瑪黑區 Le Marais|藝術、生活與甜點兼具

瑪黑區是我這次最愛的一區。它結合了老猶太區的歷史與現代設計師店的文青氣質。在這裡逛孚日廣場、看雨果故居,整個下午不跑行程只散步也不會無聊。非常適合當作較為放鬆的一日行程區域。

  • Day 5: 蒙馬特高地 Montmartre|畫家與巴黎老靈魂

這一區地勢較高,是很多電影場景的取景地。從市中心搭地鐵上來需要走一點坡,但風景與氛圍都很值得。聖心堂白天與傍晚都有不同風味,畫家廣場與愛牆適合拍照+感受巴黎街頭藝術魂。

  • Day 6: 巴黎近郊|凡爾賽宮

如果在巴黎待超過五天,建議至少安排一日出城。初訪最熱門的選擇是凡爾賽宮,搭 RER C 約一小時就到。迪士尼、或往南走看看楓丹白露也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巴黎 Paris | 景點套票

巴黎景點太多、門票太貴,如果你會去三個以上的博物館(像羅浮宮、奧賽、橘園、凱旋門、聖禮拜堂、羅丹、凡爾賽等),強烈推薦考慮購買Museum Pass,幾乎所有國營博物館都能使用。如果能夠將有興趣的博物館集中參觀,非常划算。有效期有三種,分別為 2/4/6 天。

Paris Museum Pass

使用方式是到現場刷 QR code 進入。不過要注意不少熱門景點為控制人流,還是需個別提前預約入場時段,否則可能不得其門而入。常見需要事先預約的必遊景點包括:

  • 羅浮宮(需預約時間進場)
  • 凡爾賽宮(需選時間)
  • 奧賽美術館(建議預約)
  • 聖禮拜堂(可 Museum Pass 快速通關,但也可以預約)

巴黎 Paris | 推薦景點

右岸市中心經典區

必遊 | 羅浮宮(Louvre Museum / Musée du Louvre)

羅浮宮原本是法國王宮,如今是巴黎最經典也最壯觀的博物館,說它是巴黎必遊絕不為過。館藏超過 30 萬件,從古代埃及、希臘、羅馬文物到中世紀與拿破崙時期的繪畫與裝飾藝術都收錄其中。三件最知名的鎮館之寶包括:蒙娜麗莎、勝利女神像、米羅的維納斯。

展區主要分為三大館:Denon 德農館 (繪畫大作與蒙娜麗莎在這區) / Sully 蘇利館 (中世紀建築與雕塑)/ Richelieu 黎塞留館(古典文物、拿破崙的生活器物與皇室展廳)。即使走馬看花,也至少需要預留半天。如果時間有限,建議優先走德農館主動線,也可以從敘利館入口切入,展區較寬敞。

特別提醒羅浮宮參觀需事先預約進場時間。如果有需要使用語音導覽(audioguide),也一定要提前在官網特別預約,否則現場很可能租不到。

羅浮宮門票

Paris Museum Pass

必遊 | 杜樂麗花園(Tuileries Garden)

杜樂麗花園是巴黎市中心最經典、也最具代表性的法式庭園之一,介於羅浮宮和協和廣場之間,幾乎是整個巴黎中軸線上的重要開放空間。這裡原本是16世紀王宮「杜樂麗宮」的後花園,後來宮殿毀於大火,花園則保留下來,開放成現在這座對市民與旅人都超親切的城市綠地。

整個花園是一條東西向的大直線軸線,走在沙地步道上兩旁就是整齊的對稱樹林、雕像、噴水池,還有經典的綠色金屬椅,巴黎人最愛搬一張椅子坐在池邊曬太陽看鴿子。

杜樂麗花園附近也經常有季節性的市集。我們到訪時剛好遇上冬季限定的「杜樂麗聖誕市集」,聚集了滿滿法式美食攤位與熱鬧的節慶氣氛,從熱紅酒、起司火鍋到烤香腸都有,邊吃邊逛氣氛真的很好。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就位在杜樂麗花園的西端,你會看到一座高聳的埃及方尖碑,上面還真的用金字刻著當初如何從埃及運到巴黎的過程——這支方尖碑原本是來自盧克索神廟,也就是埃及那座神殿門口「現在只剩一根」的原因(另一根就在這裡)。

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

橘園美術館位於杜樂麗花園的西端,原本是拿破崙三世用來種柑橘樹的玻璃屋,現在則是巴黎少數能用「安靜而深刻」來形容的美術館之一。上下兩層,簡單又沉靜。它最大的亮點是莫內的《睡蓮》系列——不是一幅,而是八幅巨型環繞式畫作,分別安置在兩個橢圓形展廳裡,讓你整個人被柔光水面與印象筆觸包圍,非常療癒。

雖然規模不大,但除了莫內,還收藏了雷諾瓦、塞尚、馬蒂斯、畢卡索等人中後期的重要作品,是喜歡印象派與20世紀初現代藝術的人絕對不能錯過的一站。人潮比羅浮宮或奧賽少很多,更能靜下心來慢慢欣賞。

橘園美術館可以使用 Paris Museum Pass 入場,也可以單買門票,除免費日外不需要預約時段,但強烈建議預約,安排約一兩個小時參觀就能讓你對巴黎藝術印象完全刷新。

橘園美術館門票

Paris Museum Pass

羅丹博物館(Musée Rodin)

如果你對雕塑有一點興趣,羅丹博物館會是一個讓人意外喜歡的地方。博物館位在一棟18世紀的優雅宅邸 Hôtel Biron 裡,本是雕塑大師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的工作與生活空間,完整保留了他的作品與私人收藏。

館內展出羅丹最著名的幾件作品:包括坐在台階上沉思的《沉思者》(The Thinker)、門前氣場超強的《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還有許多關於神話、情慾與生命主題的作品。展品分為室內展示與戶外花園雕塑區,天氣好的時候來,戶外花園看雕塑的氛圍真的很棒,是能靜下心來慢慢體會的空間。

羅丹博物館也可以使用 Paris Museum Pass 進場,建議預留 1~1.5 小時走完。

羅丹博物館門票

Paris Museum Pass

必遊 | 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凱旋門是巴黎最有氣勢的地標之一,位在香榭麗舍大道的最西端,是整座城市放射狀道路設計的中心點。

登頂要走284階的螺旋樓梯,不過中間有一層休息區,展示了不少關於拿破崙與法軍歷史的介紹,還有一個模型解說整個建築構造。往上到觀景台,可以清楚看到香榭麗舍大道筆直地延伸出去,另一頭則望向拉德芳斯的現代凱旋門。相較於艾菲爾鐵塔,這裡的夜景更能呈現整個城市紋理。從高處俯瞰,整個巴黎的街道就像從它腳下向外散開一樣,視覺非常震撼。在傍晚上來,正好能看到黃昏慢慢轉成夜景,天空變色、城市點燈,是非常推薦的時間點。

下來之後,可繞到外觀仔細看它的雕刻。門身四面的浮雕非常精細,有描繪戰爭場景的、有象徵勝利與榮耀的,也包括一些關於遠征的圖像,其中一幅還出現了人面獅身像被運送的圖示,讓人意外地連到法國殖民與埃及遠征的歷史。整體不只壯觀,其實細節也很值得欣賞。

現場購票或使用 Paris Museum Pass 都可以入場,入口需經地下通道,記得不要傻傻地想穿越車陣上去!

凱旋門門票

Paris Museum Pass

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香榭麗舍大道被稱為「世界最美的大道」,東起協和廣場、西接凱旋門,是巴黎經典的觀光軸線。大道氣勢寬廣,街樹成排,兩側分布著高級品牌旗艦店(LV、Dior、Chanel)、大型連鎖店與咖啡館。最熱門的觀光點包括 Ladurée 馬卡龍老店、Apple Store 旗艦店與冬季的聖誕燈飾。

巴黎百貨區

不過如果你來巴黎想逛街、買精品、帶伴手禮,那巴黎歌劇院一帶的「百貨區」才真正是最方便的地方。這裡的兩大主角是春天百貨(Printemps)與拉法葉百貨(Galeries Lafayette),位置就緊鄰巴黎歌劇院 Opéra。

塞納河兩岸與鐵塔河景區

必遊 | 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艾菲爾鐵塔應該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了。建於1889年,原本是為了萬國博覽會而建,結果蓋完後原本預計拆除,卻因為太受歡迎而保留至今,現在反而成了巴黎的城市象徵。白天遠看是冷靜的鐵灰色,到了夜晚閃著金光,總是讓人感到震撼。

不過老實說,我第一次站在鐵塔腳下的反應是:「欸?怎麼沒有我想像中那麼高?」可能因為看過太多延伸感十足的照片,實際走到塔底,反而有種被平面廣角鏡頭誤導的感覺。

特別來到艾菲爾鐵塔務必注意周遭,我們在這裡親眼看到警察現場抓「手環黨」,就是那種會突然靠近你說免費送手環,然後纏著你討錢的街頭騙子。

如果你打算登塔觀景,建議務必事先上網預約門票與時段,尤其是想搭電梯到最頂層(第三層)的票,常常會早早售完。也可以選擇走樓梯爬到第二層,票價便宜也比較不用等太久。

艾菲爾鐵塔門票

Paris 巴黎自由行旅遊攻略

必遊 | 塞納河(La Seine)

塞納河貫穿整個巴黎市中心,將巴黎一分為二。右岸是巴黎的政經與觀光重心,左岸則是文化與文學的象徵,比較安靜、內斂。第一次來巴黎,你的白天大多會在右岸觀光、逛博物館、購物;晚上或傍晚或許走去左岸喝杯酒、逛逛書店、散步看夜景。河畔周圍也會有季節性市集。

如果你想用最輕鬆的方式一次看遍巴黎經典景點,搭一趟塞納河遊船絕對是很值得安排的活動。從船上看鐵塔、羅浮宮、奧賽、聖母院,連巴黎的橋和屋頂線條都感覺變得更有故事。尤其是晚上,城市燈光倒映在河面上的氛圍,是有電影感的浪漫。

塞納河遊船

Paris,巴黎自由行,巴黎景點推薦,巴黎旅遊攻略 78

必遊 | 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

如果羅浮宮像是一場浩大的文明展演,那奧賽美術館就是走進一間高品質又不會太擠的藝術選物店。它本身的建築就很有故事——前身是一座1900年世界博覽會時建的火車站,後來改建成博物館,保留了原本挑高拱形天窗與巨大時鐘,走進館內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裡好漂亮,好明亮」。

奧賽的館藏時間區段大致是 1848~1914 年,也就是印象派到新藝術的黃金時代。你可以在這裡看到莫內的《睡蓮》、梵谷的《自畫像》《隆河上的星夜》、馬奈、雷諾瓦、德加、塞尚、羅丹、克林姆等經典大師的作品。整體參觀節奏很放鬆,建議安排 2~3 小時就可以看得很完整。

參觀完後可以上到五樓的 Café Campana吃頓午茶,那裡除了可以喝咖啡,還能透過圓形大鐘窗看塞納河對岸的巴黎。

奧賽可以使用 Museum Pass,可以上網預約入場。早上或傍晚人比較少,建議避開中午尖峰時段進館。

奧賽美術館門票

Paris Museum Pass


左岸經典與文學區

巴黎聖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位於塞納河中的西堤島上,是巴黎的精神象徵之一。它建於12世紀,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哥德式教堂,尖塔、玫瑰花窗、飛扶壁、雕像群,每一個細節都在說著中世紀的工藝巔峰。即使你對建築沒什麼研究,站在它正面抬頭看那一排排聖人雕像,也會忍不住感到敬畏。

這座教堂在 2019 年不幸發生火災,目前仍在重建中,我們上次到訪時暫時無法入內參觀,在 2024 年底重新開放內部,如果之後再訪巴黎,很值得安排一趟進去看看修復後的樣貌。

聖禮拜堂 (Sainte-Chapelle)

聖禮拜堂其實非常低調,藏在巴黎司法宮後面,入口還要經過安檢,這座教堂建於13世紀,是聖路易九世為了安放耶穌荊棘冠冕等聖物而建。

最主要的上層主禮拜堂有15扇巨大彩繪玻璃窗點亮。彩繪玻璃描繪的是從創世紀到耶穌復活的1113個聖經場景,保存至今超過750年仍然色彩飽滿。每一片彩繪玻璃都是由不同顏色的小玻璃拼接,再以鉛條固定成圖案,並用鐵框加固、安裝在結構中。這種哥德式建築的技巧在13世紀算是極高工藝,不只讓牆壁變得「透明」,還能在自然光照下製造出光與色交織的神聖感。每一格就像一本迷你聖經故事書,從左到右、從下到上閱讀,講的是創世紀、舊約、新約的整套故事。除了窗戶本身,牆面與窗框之間的金色裝飾、拱柱之間的細節也都不馬虎,整體看起來就像是「光的建築」與「色彩的雕塑」合而為一,是哥德式彩繪玻璃的最高傑作。

一樓有許多精美的拱頂與雕刻,值得稍微停留。

進場可以使用 Paris Museum Pass,但強烈建議提前預約時段入場,因為場地不大,旺季真的會排隊排很久。

聖禮拜堂門票

Paris Museum Pass

巴黎古監獄(Conciergerie)

巴黎古監獄其實一開始不是監獄,而是法國中世紀時的王宮,後來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變成巴黎最惡名昭彰的監獄,最有名的囚犯是瑪麗安東尼皇后,她在被送上斷頭台之前,就曾被關押在這裡的牢房裡。

現在進場參觀時,一樓的展示主要是在介紹它還是皇宮的時候,入口就是大片的中世紀石砌拱頂空間。雖然實際只剩下石頭與拱頂,但館方蠻用心地設計了平板導覽輔助,會搭配動畫與重建畫面,幫你「想像」那個年代的宮廷,包括膳房、大廳、國王的廚房,都有許多細節多媒體展示。仔細看可以學到不少東西,像「古時候吃飯是搭臨時木桌,吃完就收起來」、「貴族不吃蔬菜,因為他們覺得接近地面的東西是給平民吃的」、「用鯊魚化石來檢測食物是否被下毒」,都是很有趣的知識。

這個地方後來的命運急轉直下,變成巴黎最惡名昭彰的監獄。在法國大革命期間,成為革命法庭審判與關押犯人的地點。包括瑪麗安東尼皇后在內,許多王公貴族都曾在這裡等候斷頭台。監獄區有重建幾間牢房,還原當時的高級與低級牢房差異,像有的可以單人、有床、有洗臉盆,另一些則擠著幾個人連坐都沒地方。

巴黎古監獄就在聖禮拜堂旁邊,適合一起搭配參觀,有套票可以購買,用 Museum Pass 也可以進入。如果你已經到了聖禮拜堂,很推薦花一個小時進來走走。

巴黎古監獄門票

Paris Museum Pass

必遊 | 拉丁區(Quartier Latin)與莎士比亞書店

拉丁區橫跨巴黎第五與第六區,從聖母院對岸一路延伸到盧森堡花園之間,是較有生活感的區域。你若是想要感受「塞納河左岸」的浪漫,那就是在這裡。如果說巴黎有哪一區最像走進一本老小說,那大概就是拉丁區了。這裡是巴黎歷史最悠久的學術區,從中世紀開始就是知識分子的聚集地。之所以叫「拉丁區」,是因為早年索邦大學(Sorbonne)等學府的學生們上課與辯論都使用拉丁文。

這一區的巷弄不大,也不太需要趕行程,來這裡的目的就是在小街裡散散步。街邊堆著一歐兩歐舊書的二手書店、古老咖啡館裡的手寫菜單、偶爾出現的街頭藝人或中古風格的劇院,都可能是你的驚喜。

拉丁區最知名的景點是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外觀有種文青與老派浪漫的混合感。它開在 Rue de la Bûcherie 窄小的石板巷弄上,裡面空間不大,樓上還保留了一些舊書、老鋼琴與閱讀角落。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一間全英文書店,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喬伊斯、費茲傑羅等人當年在巴黎落腳時最常流連的地方。進去後可以找書坐下來慢慢看,旺季遊客眾多,可能要排隊很久才能入場。

盧森堡花園(Jardin du Luxembourg)

盧森堡花園是巴黎左岸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綠地,原本是瑪麗·德·麥第奇(Marie de Médicis)在17世紀興建的私人花園,旁邊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就是今天的法國參議院。它不像杜樂麗花園那麼觀光,是「在地人在用的花園」。正中央的水池邊擺滿了巴黎最經典的金屬椅子,大家會自己把椅子搬到想要的位置——面對陽光、背對噴水池、兩人一組放對角聊天。這也是許多跑步族、散步的人與當地家庭會來的地方。走到比較後面一點,還會看到蜂箱、涼亭、雕像和網球場。

右岸歷史街區

瑪黑區 (Le Marais)

瑪黑區原本是貴族的宅邸區,幾百年來經過社會變遷與文化洗禮,如今結合了老城區的歷史建築、猶太區的在地食物、設計選物店、甜點、藝術小畫廊,走起來很輕鬆、也很有生活感,是右岸最生活化、也最有性格的區域之一。

瑪黑市集

瑪黑市集是巴黎現存最古老的室內市場,建於 1600 年代初,擁有不少異國美食與生鮮攤位。來這裡午餐是個不錯的選擇,你可以在這裡吃到摩洛哥鷹嘴豆湯、日本便當、手工起司拼盤,價格合理也很道地。

孚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

孚日廣場是瑪黑區最經典的地標之一,也是一個非常巴黎式的公共空間。它是全巴黎最古老的皇家廣場,對稱紅磚建築圍繞四周,拱廊下是藝廊與書店,草地中央有噴水池與銅像,天氣好的時候很多人會直接躺在草地上看書或發呆。

雨果之家(Maison de Victor Hugo)

雨果之家就在孚日廣場東南角,是大詩人雨果曾經居住的典雅公寓,現在是免費開放的紀念館。在裡面你可以走進他的文學生活,看到從他寫作《悲慘世界》的書桌、家人畫像,到親手設計的紅色中國風客廳與他收藏的畫作。展覽動線順暢,也有法文與英文簡介解說,整體氣氛很安靜。

巴士底廣場(Place de la Bastille)

如果對朝聖歷史有點興趣,從瑪黑一路往東散步,大約十分鐘就會走到巴士底廣場。這裡以前是巴士底監獄的所在地,1789 年法國大革命從這裡爆發,是人民對專制體制的第一次正面衝擊。監獄早就被拆除,但廣場中央有根「七月圓柱(Colonne de Juillet)」紀念 1830 年的七月革命,柱頂的金人名為「自由的精靈」(Génie de la Liberté),象徵革命之火不會熄滅。

Paris,巴黎自由行,巴黎景點推薦,巴黎旅遊攻略 147

蒙馬特高地藝術區

蒙馬特與聖心堂(Montmartre & Sacré-Cœur)

蒙馬特是巴黎的一個小丘陵,也是一個有點「不巴黎」的地方。走進這裡的感覺,不像在首都,反而比較接近南法山城的氣氛。搭地鐵來,一出站就是坡,沿著樓梯與斜坡一路往上,途中經過幾條風格強烈的街道,最終走到白色大教堂前的廣場,便是聖心堂(Sacré-Cœur)。如果不想爬上蒙馬特丘陵的階梯,其實也可以選擇搭蒙馬特纜車(Funiculaire),一張普通地鐵票就能搭,直接抵達聖心堂前的觀景平台。

聖心堂建於19世紀末,是巴黎的宗教象徵,建築用白色石灰岩打造,時間越久顏色越亮。進教堂免費,氣氛莊嚴寧靜,天花板上的馬賽克是最大亮點。但若想登頂教堂鐘樓,要另外購票爬超過 300 階樓梯。

Paris,巴黎自由行,巴黎景點推薦,巴黎旅遊攻略 151

教堂正面有一大片平台,是眺望巴黎市景的好地點,天氣好時可以看到遠方的艾菲爾鐵塔與市中心軸線。

繞到教堂後方不遠,就是畫家廣場(Place du Tertre)。這裡是蒙馬特最有觀光感的區域,廣場中間擺滿畫架,畫家們會邀請你畫肖像,或展示巴黎風景畫。其實蒙馬特曾是19世紀末波希米亞藝術家的大本營,雷諾瓦、畢卡索、羅特列克都曾在這裡生活與創作。離開廣場,只要稍微偏一點走進小巷,整個氣氛馬上安靜下來。

近郊景點

凡爾賽宮(Palace of Versailles / Château de Versailles)

凡爾賽宮是巴黎近郊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從巴黎市中心搭 RER C 往 Versailles Château Rive Gauche 約45分鐘車程,從車站走到宮殿只要約15分鐘,就能抵達這座歷史與權力象徵的巨大宮殿。它原本只是狩獵行宮,後來在路易十四的主導下成為全歐洲最奢華的絕對王權象徵,也成為「凡爾賽」這個詞之所以代表「浮誇華麗」的起點。

每個房間都有它的色彩、用途與設計邏輯,包括皇后的臥室、王的禮儀起床房(是的,有人負責叫他起床)、戰爭廳與和平廳等等,都講究一種極致控制下的秩序。宮殿內部最著名的是鏡廳(Galerie des Glaces),一整面牆的鏡子反射對面金飾與水晶吊燈,絕對比想像中的更加華麗。

凡爾賽宮本體就很大,但還有花園、音樂噴泉表演、小特里亞農宮(Marie-Antoinette 的鄉村幻想)、人造村莊等外圍設施,如果你真的要慢慢看,安排一整天會比較從容。

建議一定要事先預約門票與入場時段,現場購票很容易撲空或要排很久。如果你有 Museum Pass,它只包含「宮殿本體」的門票,其他部份則需另外購票。若只購買凡爾賽宮門票,可以選擇購買「含花園、特展全票」。

凡爾賽宮門票

Paris Museum Pass

☕ 喜歡我的旅行筆記?
你可以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創作 🙌

📬 我每月會寄出一封電子報,分享最近整理的筆記、旅行觀察,以及文章以外的內容碎片。

👉 點我訂閱電子報(不亂寄、不推銷)

系列文章

📱 想繼續 follow?追蹤我這裡:Instagram / Facebook

發表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