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盧克索神廟 Luxor Temple | 簡介
盧克索神廟 (Luxor Temple) 位於盧克索東岸,主要由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與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始建於公元前14世紀。這座神廟是現代盧克索市中心最引人注目的古代遺跡之一,又被稱為「南部聖所」(Southern Sanctuary)。
它與卡納克神廟一樣是底比斯三神——阿蒙-拉(Amun-Ra)、穆特(Mut)和孔蘇(Khonsu)的重要祭祀場所,在古埃及每年的奧佩特節 (Opet Festival) 期間,供奉底比斯三神——阿蒙、穆特和孔蘇的雕像,會從卡納克神廟沿3公里長的斯芬克斯大道被迎至此,象徵著法老與神祇間的神聖聯繫。
盧克索神廟 Luxor Temple | 交通方式
盧克索神廟地處盧克索市區的核心位置,距離尼羅河僅幾步之遙。如果你住在市中心,從主要酒店區步行即可抵達;大部份的盧克索東岸旅館若乘坐計程車或馬車,車程都在10分鐘內,當場找車的價格因協商而異,通常不貴。
盧克索當地沒有Uber,若是搭乘遊輪,盧克索神廟是一般團都會包括的景點,可以考慮直接跟遊輪團,節省交通上的麻煩。若是純自助或喜歡較為彈性的行程,較佳的方式是直接包車,因為在盧克索多半是一天跑數個景點,為避免麻煩,在前往盧克索前就可以事先詢價找好包車或接迗。
盧克索私人包車含導遊
盧克索包車
阿斯旺至盧克索尼羅河遊輪
盧克索神廟 Luxor Temple | 行程規劃與門票
盧克索神廟除了白天可以來感受歷史氣息,在夜晚的燈光下更是迷人。由於地點相近都在盧克索東岸,通常會和卡納克神廟安排在同一天參觀。建議將盧克索神廟安排在傍晚時分,神廟在夕陽映襯下的景觀非常漂亮。夜晚的燈光打上後,將列柱廳與雕像照亮,彷彿讓人回到了古埃及的祭祀場景,也是亮點之一。盧克索神廟的參觀時間約需1.5至2小時。
盧克索神廟門票可以直接上埃及政府的官網購買 (購票連結) ,外國人必須選擇「Other Nationality」購票。目前已有電子票券,省去排隊時間。
盧克索神廟 Luxor Temple | 參觀重點
盧克索神廟的建造橫跨了六位不同法老的年代,在盧克索神廟的參觀路線上,可以特別注意這些法老們在不同時期所增建的神廟結構,除了法老們的豐功偉業,也可以看到建築風格的演進。與盧克索神廟的擴建相關的六位法老分別是:
- 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 第十八王朝的女法老,建造了神廟內的早期結構之一三艘聖船神龕,用於供奉阿蒙、穆特和孔蘇。
- 阿蒙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 同樣屬於第十八王朝,他大規模擴建了哈特謝普蘇特建造的神廟,並奉獻給阿蒙神,作為「南部聖所」,並建造了宏偉的列柱廳和太陽庭院。
- 圖坦卡蒙(Tutankhamun): 阿蒙霍特普四世(即阿肯那頓)之子,屬於第十八王朝末期。他為盧克索神廟添加了浮雕,特別是奧佩特節慶典的相關場景,展示法老帶領人民恢復傳統宗教的景象。
- 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 第十九王朝的偉大法老,他建造了第一塔門以及庭院,並豎立了六座巨型雕像和兩座方尖碑。
- 奈克塔內布一世(Nectanebo I): 屬於第三十王朝(古埃及最後的本土王朝),他負責斯芬克斯大道的修建,將盧克索神廟與卡納克神廟連接起來。
-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雖然並非埃及本土的法老,但作為征服者重建了阿蒙的船神龕,並在浮雕中以埃及法老的形象出現。

斯芬克斯大道 Avenue of Sphinxes
站在入口前,盧克索神廟的正前方連接著一條斯芬克斯大道,這條大道全長約3公里,直通北方的卡納克神廟。兩側排列著公羊頭或人頭的斯芬克斯,象徵神祇與法老的力量。在奧佩特節期間,這裡是三神雕像遊行的路徑,充滿莊嚴與盛大的氛圍。奧佩特節的聖船也放置在大道上。




第一塔門 First Pylon
第一塔門高達24米,由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浮雕記錄了他在卡德什戰役中的軍事成就。拉美西斯二世向來喜歡在建造神廟時矗立許多自己的雕像,在盧克索神廟也不例外。塔門前矗立著六座巨大的拉美西斯雕像(四座坐像、兩座立像,有一半是近年剛剛復原)。原本還有兩座粉紅花崗岩方尖碑,象徵太陽神拉(Ra),如今僅存一座,另一座被運往巴黎,如今放置在巴黎協和廣場。


拉美西斯二世庭院 Courtyard of Ramses II
拉美西斯二世庭院周圍排列著荷包蓮花柱,牆壁浮雕描繪法老向神祇奉獻的場景。南側牆面雕刻了拉美西斯二世的17位兒子的列隊圖,也有一說這17座雕像都是拉美西斯二世,不過附有兒子的名字與頭銜,總之是展示了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家族的威望與繁榮。拉美西斯雕像下方的浮雕敘述了法老的豐功偉業,包括與外敵的交戰場景,仔細看還能看出對外族面貌的描繪根據亞洲人與非洲人種族有不同展示。
庭院西北角還有由哈特謝普蘇特建造的三艘聖船神龕,後來由圖坦卡蒙修復,用於供奉阿蒙、穆特與孔蘇。








阿布·艾哈加格清真寺
有趣的是,在拉美西斯庭院的東南側,我們可以看到建於14世紀的阿布·艾哈加格清真寺,這是當地的聖地之一,是以一位重要的穆斯林謝赫 (Sheikh) 命名的。當地居民在盧克索神廟逐漸被掩埋時,將這座清真寺建造在原本神廟的結構之上。後來神廟被挖掘重見天日,清真寺也仍保留至今,入口在神廟外。

列柱廳與太陽庭院 Colonnade And Sun Court of Amenhotep III
華麗的列柱廳由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作為奧佩特節神廟的宏偉入口,有28根巨型石柱,柱頭的蓮花與紙莎草圖案象徵著上下埃及的統一。柱身刻有浮雕,描繪法老參與奧佩特慶典的場景,浮雕栩栩如生,描繪法老與貴族參與慶典的場景,包括敲鼓的音樂家和表演倒立的雜技演員。牆壁上的浮雕由圖坦卡蒙再度裝飾,紀念埃及在其父阿赫納頓的宗教改革後重新回歸正統信仰。
列柱廳南側是太陽庭院。1989年,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了一批由羅馬時代神職人員埋藏的26尊雕像,包括神像與祭司雕刻,這些雕像現存於盧克索博物館。




多柱大殿 Hypostyle Hall
太陽庭院之後是多柱大殿,從這裡開始我們正式進入了盧克索神廟的中心區域。多柱大殿有四排石柱,每排八根,通往神廟的阿蒙神聖所。


聖所區域 Sanctuary
多柱大殿南側有數間房間,這裡就是聖所區域。


中央的房間是阿蒙神的祭祀聖所(Cult Sanctuary of Amun),殿中可以看到阿蒙神與其妻子穆特的神像。內殿可見保存完好的壁畫,記錄各種祭祀活動與宗教儀式。在公元3世紀羅馬人時期曾被修飾過,所以在牆面上還有描繪了羅馬官員的場景。穿過這間房間後,左右兩側分別是供奉穆特(Mut)與孔蘇(Khonsu)。隨後是有四根柱子的前廳與阿蒙神的聖船神龕(Barque Shrine of Amun),這裡由亞歷山大大帝重建過,浮雕中可以看到他以埃及法老的形象出現。






向東的門通往兩間房間,第一間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誕生室」(Birth Room),展示了他象徵性的神聖誕生場景,這裡描繪的是神的手指觸碰了王后手指,指的是他受孕的瞬間。



最後一間房間則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聖所(Sanctuary of Amenhotep III),保留著曾經安放阿蒙神像的石座。雖然這裡曾是神廟中最神聖的部分,但如今由於緊鄰著一條繁忙的街道,倒是沒有太多神聖的氣氛。

Open Air Museum
外面的開放空間標示為Open air museum,是比較新的區域。許多尚未修復的部份遺跡集中在此。

系列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時空旅人札記目前每週五更新,想看到與旅行相關的更新內容,請訂閱電子報,或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nstagram。
如果你想要支持免費創作,可以按這裡買杯咖啡請我,我會很開心!
本站所有資料皆為原創分享,僅透過少量廣告與贊助連結維持營運,若您於站內連結到第三方商家網站並進行消費,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回報,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感謝支持!
想找特定地點文章,請見遊記地圖。
想出去玩,需要比價嗎?我最常用的網站旅館訂房推薦給你:
住美國想知道怎麼用旅遊信用卡世界賺點數換機票?新手必知、懶人必備的美國旅遊信用卡。
想嘗試背包旅行?怎麼打包?
若有興趣在你的網站或出版品引用這篇文章或部份內容及圖片,請來信索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