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必遊】哈特謝普蘇特神廟 Hatshepsut Temple | 古埃及武則天的鉅作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 Hatshepsut Temple | 簡介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Hatshepsut Temple)位於埃及盧克索西岸的代爾巴哈里(Deir el-Bahari),是埃及盧克索的必遊景點之一。這座神殿建於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由有古埃及武則天之稱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命令建造,作為她的葬祭神殿,並供奉太陽神阿蒙-拉(Amun-Ra)。哈特謝普蘇特是古埃及歷史上第一位成功登上法老寶座的女性,她的統治時期也是古埃及最穩定繁榮的時代之一。

這座神廟的建築風格在當時是嶄新設計,神殿的設計巧妙地融合自然與人造建築,背靠著德伊爾巴哈里山脈的壯麗懸崖,外觀層疊對稱,宛如從山壁中浮現。

Hatshepsut Temple,哈特謝普蘇特神廟 1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 Hatshepsut Temple | 行程規劃、交通方式、門票資訊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位於盧克索西岸,從盧克索市中心前往神廟的交通算是便利,車程約30分鐘。如果你想要更具特色的體驗,也可以搭乘尼羅河上的小船,從東岸前往西岸,途中欣賞河畔風光,然後轉乘車輛抵達神廟。

一般的盧克索西岸一日遊最常見的行程安排是搭配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和門農巨像(Colossi of Memnon)一起參觀。盧克索行程盡量要一早出發,避免中午高溫,哈特謝普蘇特神廟本身參觀時間約需1.5至2小時。

盧克索當地沒有Uber,若是搭乘遊輪,盧克索神廟是一般團都會包括的景點,可以考慮直接跟遊輪團,節省交通上的麻煩也可以解決一天住宿。若是純自助或喜歡較為彈性的行程,較佳的方式是直接包車,因為在盧克索多半是一天跑數個景點,為避免麻煩,在前往盧克索前就可以事先詢價找好包車或接送。

盧克索私人包車含導遊

盧克索包車

阿斯旺至盧克索尼羅河遊輪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門票可以直接上埃及政府的官網購買 (購票連結) ,外國人必須選擇「Other Nationality」購票。目前已有電子票券,省去排隊時間。

哈特謝普蘇特神殿 Hatshepsut Temple | 參觀重點

哈特謝普蘇特神廟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建築設計,神廟依山而建,三層平台的設計與背後的德伊爾巴哈里山脈融為一體。神廟的三層平台由長斜坡相連,每層平台都有獨特的柱廊與浮雕,充分展現了古埃及建築藝術。如同其他的古埃及法老,神廟建築是哈特謝普蘇特宣揚自己神聖性與統治正當性的工具。每層平台都有精美的柱廊、浮雕和雕像,講述著哈特謝普蘇特的功績、她與神靈的聯繫以及她最著名的邦特遠征(Punt Expedition)。

哈特謝普蘇特神殿雖然背靠山壁,但也與古埃及其他神廟共享一個重要的象徵性元素——尼羅河的意象。尼羅河不僅是自然河流,也是古埃及人認為通往來世的象徵。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利用神廟三層式的建築、層層遞進的設計象徵了尼羅河的流動,從地面升至高處,最終通向山壁中的聖所,象徵生命從凡間通往來世的航程,從神廟的低層逐漸升至最神聖的高處,代表著靈魂的淨化與昇華過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哈特謝普蘇特神殿周圍原本其實是一個建築群,至少有三個神殿,不過現存的只有三層平台的主體與旁邊的部份蒙特霍特普二世神廟遺跡和部份獅身人面像,進入哈特謝普蘇特神殿參觀以前可以先在遊客中心看一下原本的建築示意模型,方便想像原先建築群的壯觀程度。

順帶一提,負責哈特謝普蘇特神廟建築的設計師也有一抹傳奇色彩。他的名字叫作賽尼穆特,此人出身平民,他的家族並非貴族,在古埃及非常罕見。曾有歷史學家推測,賽尼穆特與哈特謝普蘇特之間可能不僅是上下級的關係,甚至可能是她的情人。

獅身人面大道與第一層平台(Lower Terrace)

遊客乘坐接駁車前往神廟入口,下車時就在神廟前的獅身人面大道上,這裡曾排列著整齊的獅身人面雕像,雖然如今大多已毀損,但依然能感受到昔日的氣勢。

繼續前進之前,不妨更多了解一下哈特謝普蘇特的生平故事。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是埃及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女法老,她的父親是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因為圖特摩斯一世沒有嫡系兒子,因此後來繼承法老位置的圖特摩斯二世就娶了同父異母的嫡系姐姐哈特謝普蘇特以保持純正的血統。圖特摩斯二世在位時間不長,僅僅三年,也一樣沒有嫡子,死後由年紀還小的圖特摩斯三世繼位。身為正室皇太后的哈特謝普蘇特獲得了垂簾聽政的權力,之後索性自立為法老。

為了讓天下人相信她執政的合法性,哈特謝普蘇特將自己塑造成阿蒙神的女兒,以男性裝扮出現在世人眼前,這在神廟的各處都能印證。在壁畫與雕像中,她都被描繪為穿戴著假鬍子、穿著傳統男性服飾的形象。仔細觀察殘存的幾座雕像,仍能發現它們融合了獅身與戴著鬍子的法老面容的設計。

第一層平台寬敞與對稱的布局為神廟定下了莊嚴的基調,是進入主建築前的過渡區域。廊柱建築是神廟最大的特色,柱廊內都有著原本是彩色的壁畫,第一層柱廊內描繪了古埃及人透過尼羅河將方尖碑從亞斯文運送到卡納克神廟的過程,不過在我們來時並沒有開放參觀。

Hatshepsut Temple,哈特謝普蘇特神廟 3
第一層柱廊右邊的雕像也是法老像

第二層平台(Middle Terrace)

沿著長長的斜坡來到第二層平台,第二層的柱廊裝飾著這座神廟最著名的浮雕:邦特遠征圖(Expedition to Punt)。哈特謝普蘇特法老在位期間最重要的政蹟是停止了當時埃及對外的戰爭並開拓與鄰國的貿易,使她統治之下的埃及變得繁榮富庶。邦特遠征圖記錄了哈特謝普蘇特派遣艦隊前往邦特(可能是現代的索馬里一帶)貿易的壯舉,浮雕上可以看到船隻、特產如乳香樹以及邦特居民的形象。

平台南側的哈索爾神殿供奉了女神哈索爾。哈索爾通常以牛形態出現,因此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描繪了法老與牛形態哈索爾的壁畫,內部的哈索爾女神柱頭廊柱也值得仔細欣賞。

第三層平台(Upper Terrace)

攀上最後的斜坡,來到第三層平台,這裡是神廟的最高處。我們在第三層平台上看到的奧西里斯柱廊,每一根柱子上仍能看到哈特謝普蘇特以奧西里斯神形象呈現的雕像,雙臂交叉於胸前,手持權杖與鞭子,象徵永恆的統治。其實原本每根柱子前面都應該有她的雕像,現在有些柱子上的雕像已經消失。也許這與哈特謝普蘇特法老執政21年之後,圖特摩斯三世重返王位並且下令將她從歷史上抹去有關。我們在其他神廟如卡納克神廟,也曾看到哈特謝普蘇特的雕像被摧毀。幾千年前圖特摩斯三世和哈特謝普蘇特法老之間的恩怨詳情沒人知道,傳說哈特謝普蘇特一夜之間不知去向、也有說法是她是自然死亡,總之結局是圖特摩斯三世即位,除了神廟中被抹去的哈特謝普蘇特形象可以佐證,實際事情發生的過程都只能推測。

上層的核心是中間的阿蒙 – 拉聖所。太陽神阿蒙-拉是古埃及宗教中的至高神靈,被認為是世界創造者。聖所是深入懸崖內部的神聖空間,曾是神廟內最重要的祭祀場所。進入聖所之前,這裡的門上方可以看到兩個小洞。古埃及聖所的設計注重光線的使用,建築會有有開口讓陽光進入,象徵太陽神的降臨。特定日子(如冬至)時,光線會直接照射到神像上,強化祭祀儀式的神聖性。聖所的牆壁上刻有許多描繪哈特謝普蘇特向神靈獻祭的場景,相對神廟其他部份這裡的浮雕保存最為完好。

主殿旁邊的側殿的太陽祭壇的宗教地位也相當重要,由於是露天設計加上神廟在埃及的基督教時期曾經被作為修道院使用過,僅存的浮雕較為片段。我們現在仍能看到的是中央石祭壇的基座,原本應該是用於供奉太陽神的象徵物品。

系列文章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時空旅人札記目前每週五更新,想看到與旅行相關的更新內容,請訂閱電子報,或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nstagram

如果你想要支持免費創作,可以按這裡買杯咖啡請我,我會很開心!

本站所有資料皆為原創分享,僅透過少量廣告與贊助連結維持營運,若您於站內連結到第三方商家網站並進行消費,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回報,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感謝支持!

想找特定地點文章,請見遊記地圖

想出去玩,需要比價嗎?我最常用的網站旅館訂房推薦給你:

需要預訂行程?我都上這找!
住美國想知道怎麼用旅遊信用卡世界賺點數換機票?新手必知、懶人必備的美國旅遊信用卡。
想嘗試背包旅行?怎麼打包?

若有興趣在你的網站或出版品引用這篇文章或部份內容及圖片,請來信索取授權。

發表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