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特區景點】新聞博物館 Newseum 一日遊

趁著職務出差之便,有幸再到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 度了一個小週末。之前就聽同事說新聞博物館是來華盛頓DC必訪的景點,因此這回的行程就主要鎖定這裡。原以為花一個上午就能逛完,卻沒想到展覽安排的非常精彩,影音、展品都是精心設計,幾乎每一站都令人不由自主的駐足逗留,就這麼花掉了幾乎一整天,因此必須以一篇文章好好介紹這個博物館。

新聞博物館 Newseum | 簡介

Newseum和DC市區其他著名的博物館不同,不屬於免費的smithsonia博物館系列,因此進場是必須收費的,平日的門票一人要20元,可以連續進場兩天。這次我運氣非常好,行程日期湊巧遇到美國銀行信用卡免費逛博物館的活動,用信用卡就能換門票入場。

和其他博物館比起來,newseum的展覽動線是經過精心設計,而且標示非常清晰。一入館就看見大大的牌子指示從地下一樓的orientation區開始參觀,看完地下一樓以後則是建議從六樓往下一層層的參觀到一樓。我們是跟著設計的展覽動線,覺得一路收穫很多,推薦跟隨這個動線行動。

動線第一站是由地下一樓的orientation開始,這裡有三間放映室,每間播放不同的影片,光是看這些影片就花上了半個多小時。第一間的新聞博物館導覽是必看的影片,除了有介紹動線設計和展覽物之外,也有稍微帶過新聞歷史。第二間是講運動新聞的歷史 ,影片非常有趣,不但內容具知識性,而且這個博物館挾媒體專業優勢,每部影片都拍得讓人很容易被吸引住。

1F | 柏林圍牆區

影片區的右手邊當天展覽的是東西德分裂時代的新聞。從這一站開始,大部份展區與其說是新聞,其實可以當成歷史博物館來參觀。我原先對東西德分裂時代的印象很模糊,參觀完這區之後,彷彿親臨了一次現場,對這段歷史想忘也忘不掉了。

這裡的展品其實並不算多,除了入口區斷了頭的列寧像和搬來的部份柏林圍牆遺跡,似乎就沒有其他大件展品了。但新聞博物館有名靠得是在豐富且精心規劃的影音資料呈現。展區依照歷史事件的順序,陳列了許多當時的訪談和新聞畫面,並且輔以文字說明,從東西德分裂的原因開始,到美俄等大國在戰時所持的態度和占據的地位,再到市井小民與親人莫名分隔數十年的無奈和痛苦,就在這些新聞片段中呈現在我們眼前。

展區是用一部份從柏林運來的柏林圍牆隔出,照片右方的高塔是東德的巡守塔,叫作death tower。當年的東德受俄共控制,採取高壓手段進行統治,邊界的控制非常嚴格。這座塔就是用來監視邊界區的人民,如果有人想要通過邊境塔上的士兵會直接對人民掃射。Death tower所在的一邊牆上陳列的是影像和文字組成的新聞展覽,由左至右沿時間線展開,繞過圍牆,遊客們從左邊分裂時代的開始,由起先單純的領土分裂,動線走到中間開始,展示的新聞也隨著雙方敵對情形開始白熱化:俄共連線築起了圍牆;再順著讀新聞到右邊,時序經過多年後俄共逐漸在國際上失去影響力,對東德的控制減少。最後的畫面是柏林圍牆被推倒,兩邊的人民趕到牆邊,紛紛爬上圍牆慶祝團聚。一路都有影音新聞陪伴著我們對這段歷史逐漸一點點的加深了解。

這自由西德這一邊的牆面,西德人民可以隨意在牆上塗鴉,許多西德人民也會試圖窺探牆的另一邊。

東德這面的牆就顯得嚴肅多了,除了水泥以外就沒有其他顏色。展覽中還提到,住在邊境的東德人民只能在固定時段到電話亭撥打一個特殊號碼,藉此可以收聽到西德端的新聞和消息。

Newseum,新聞博物館 5

柏林圍牆從建立到被推倒,中間的時間不過一代人。也因此,親人分離的痛苦不曾在當年這一代的德國人民心中被沖淡過,因此終究德國也並沒有長期分裂下去。合併後的德國,儘管在民主與共產兩陣營的統治歷史影響下,人民生活有著不少差距,但因為外力介入而分裂的這段痛苦歷史,卻也造就了戰後德國的團結和強盛。在一般德國市井小民的心目中,這些記憶或許都只是一段無奈的過去吧。

6F | 頂樓天台

逛完地下一樓的主要展區,展覽動線的下一步帶著我們坐上電梯,直接到了頂樓六樓的天台。天台上的文字展覽主題是講述在華盛頓DC發生過的許多歷史事件,以歷任總統的大事紀方式編排。這裡的景觀正好也能看到華盛頓DC市中心最重要的建築群,包括國會大廈、博物館與紀念堂等等,天氣好時應該是很好的觀景點。可惜我們來時天氣陰雨,國會大廈屋頂也正在施工,還是專心的吸收新聞相關的知識吧。

6F | Today’s front-page

回到六樓室內,映入眼前的是一面掛滿報紙的牆。這一區叫作today’s frontpage,牆上展示著當日美國各州的報紙頭版以及外國的報紙頭版。觀察各州的報紙後的心得是美國畢竟是聯邦,不同地區的人民關心的新聞大不相同,頭版新聞也各有變化。例如以東岸幾個大州例如紐約和麻州來說,政治和財金的重要新聞當天就占據了頭版,但在其他州就不見得。在有些中西部的州,運動或是農業相關政策的新聞似乎被認為更重要得多,占據了大幅版面。

越戰新聞區

六樓還有一區是越戰新聞區。五六零年代的越戰在美國人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場戰爭,幾乎所有和美國歷史稍微有關的博物館必定都對越戰有許多著墨,新聞博物館自然也不例外。越戰是美國自二戰之後最大的一場戰爭,也是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和共產陣營對抗的重要戰爭,其政治和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在新聞博物館,越戰又有另外一層意義。越戰是在電視開始流行的年代發生,此時科技已經進步到戰地直播能夠成為現實,因此越戰也就成了美國大眾第一次能夠實時「親眼目睹」的戰爭。以前人民只能透過廣播和文字新聞接收戰爭消息,到了越戰時代,許多美國家庭開始在晚餐時間全家一起關心國家大事。然而,這也造成了戰爭的殘忍直接打擊了不少民眾:隨著越戰時間越拖越長,這些實時播送的影像使美國人民不得不直視例如美軍在越南鄉村焚村、越南老弱婦孺在一旁垂淚這類的殘忍畫面,使留在美國本土的人們開始懷疑這場戰爭的正當性。當時的美國政府曾經試圖控制這些新聞的傳播,但是總有堅持要傳播真實一面的記者和新聞從業者堅持報導。最終,美國國內的輿論在知名主播克朗凱特製作一場專題節目批評美國政府的樂觀主義之後逆轉,反彈聲浪終於正式大過了支持戰爭的輿論,導致美國放棄越戰。因此,越戰是現代媒體展現其對輿論重要影響的一次重要事。據說當時的美國總統詹森在看完凱特的節目時曾說:「如果我失去了凱特的支持,就等於失去了一般美國人民的心。」新聞對於社會及政治的影響,可見一斑。

5F | 新聞史

隨著樓梯下到五樓的新聞史區,這裡陳列著時間橫越五個世紀的新聞歷史文物,包括許多古老的新聞刊物,300多個歷史頭版以及各類主題陳列區,當然其中也少不了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當時的報紙以及電視新聞。每個主題前都有不少參觀民眾駐足,除了歷史事件主題外,我特別感興趣的是關於新聞可信度和速度的相關主題。在五樓的另外一邊,100英尺寬的大螢幕電視牆,播放著現場即時新聞以及越戰影片。

Newseum,新聞博物館 12

4F | 新媒體展示區

新媒體指的是現在大家都很熟悉的社交網路以及互動式新聞。因為實在是太貼近現在的生活了,反而感覺起來好像不如之前的幾個區域新鮮。比較有趣的是現場有互動的感應遊戲,類似像是xbox的體感玩法,遊戲內容是考驗遊客關於新媒體的小常識。

4F | 黑人民權運動區

第二部份主題是關於60年代反對種族隔離的學生黑人民權運動。這時代的歷史因為我不久前才看過2013年的電影「白宮第一管家」所以特別熟悉。當時的學生比較著名的抗議事件有二,一是在種族隔離的餐廳裡黑人學生以及他們的白人支持者坐在白人區,二是不同種族的抗爭學生堅持搭同一班公車,這些在種族隔離的時代是大逆不道的舉動,因此也引發反對者的暴力舉動,為了維持和平抗議,學生們必須忍受這些暴力的對待,過程相當艱辛。展區除了有影片及文字,也有展示當時抗議餐廳的部份座位。

4F | 911事件展區

第三部份展示911事件當時的第一手新聞畫面。不知道是因為畫面時間長以前沒有看到完整播出還是當時我年紀太小記不清楚,雖然911的來龍去脈我們都很清楚,事件的發生當時我也曾經看過新聞,但在場看到雙子星倒塌的歷史畫面還是被震懾。最印象深刻的除了當時的影片畫面以外,還有為了收集第一手資料而命喪當場的自由記者以及現場救災人員的故事,感覺特別驚心動魄。

3F | Knight studio

三樓是重要展覽區集中的樓層。下到三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Knight studio旁邊空中還懸掛著採訪用的直升機。旁邊的Knight studio可是一個真正的工作室,在固定時間會有真正的新聞從這裡直播,運氣好的話還能遇到總統在此受訪呢!我們去的時候雖然不是播報新聞的時間,但觀察旁邊的控制室也很有趣,有各式電視轉播控制室使用的儀器,正在直播時應該能看到工作人員當場操作。

除了Knight studio,三樓還有新聞博物館最知名的展覽之一:世界新聞自由地圖。這個地圖標示著世界各地的新聞自由程度,用顏色標示,分別是以綠色代表自由、黃色代表部份自由、紅色代表不自由,全球的新聞自由指數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還有以遇難採訪記者的物品為主題的展區,讓人更深刻感受到新聞從業人員所冒的風險。這裡有一座兩層樓高的紀念碑,上面刻著的是兩千多名在執行任務時遇難的新聞工作者,清楚標示著這些記者、攝影師、編輯、播報員的身份。最後,在Knight studio旁邊的彭博網展區主要介紹電子新聞包括廣播以及電視新聞的發展歷史。

Newseum,新聞博物館 13

2F | 互動區、紀念品店

隨著動線往下來到二樓,這一站相當輕鬆,看來主要是為親子互動設計。總統寵物區展覽歷任總統愛犬的照片集錦。接下來經過二樓的紀念品店,後方是國家廣播公司的互動式展覽區讓遊客可以在即時攝影棚內嘗試自己播報一場新聞。這裡有包括整點新聞、體育新聞的播報棚,當場可以看到自己在電視上播報的模樣,是小朋友們的最愛,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們排隊嘗鮮。

1F | 普立茲獎區

回到剛入場時的一樓,前面還有場重頭戲:普立茲獲獎照片區。普立茲獎有著新聞界的諾貝爾之稱,能夠進入這個展區的攝影作品都不是等閒之輩。除了照片外,一旁的文字及紀錄片說明這些得獎照片背後的故事。在這裡展示的歷年得獎作品大都相當出名,對背景多半有所耳聞,不過實際上看到這些熟悉的畫面,感受更加深刻。

1F | 4D影院

一樓另外一頭是4D影院,不需另外買票,但建議有意參觀的人事先查好影片播放時間。因為每個展區都太過精釆,我們在前面花了太多時間,錯過了當天最後一場播放。好在入場票可以用兩天,所以隔天又特地跑回來看。影片也沒讓我們失望,以免費的3D電影來說,效果非常不錯,內容是帶領觀眾和記者一起經歷從古到今的採訪過程,也很有趣。影片不長,看完還感覺意猶未盡。

B1 | 特展區

地下一樓是特展區。我們去的時候特展主題是戰爭下的難民兒童,照片內容非常驚人,來往的遊客都不禁沉默。生活在富裕國家的我們實在應該更加珍惜所能使用的資源,也希望能夠盡量幫助難民們。

地下一樓的餐廳後方還有一小塊漫畫展示區,其實以前的報紙上經常刊登連載漫畫,在美國像是家喻戶曉的史努比、加菲貓等等,都是過去報紙上的重要內容,所以自然也不會在新聞博物館缺席。這個展區展示著不少精選的專欄漫畫,勾起參觀者的珍貴回憶。

步出新聞博物館館外,剛好這天DC封街舉行馬拉松賽,因此拍到了這幅攝影師奮勇趴在地上快速捕捉跑者正面的畫面。雖然從靜止的照片可能看不出來,但迎面而來的馬拉松參賽者可是有萬馬奔騰的架勢,這位先生若不是動作矯捷加上勇氣可嘉,恐怕無法拍出好照片的。這趟新聞博物館的旅程,就以向這位專業攝影師致敬的照片作結。



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時空旅人札記目前每週五更新,想看到與這趟旅行相關的更新內容,請訂閱電子報,或追蹤Facebook粉專TwitterInstagram

本站所有資料皆為原創分享,僅透過少量廣告與贊助連結維持營運,若您於站內連結到第三方商家網站並進行消費,本站將獲得部分消費金額作為回報,但這不影響您所購買任何商品的價格。感謝支持!

想找特定地點文章,請見遊記地圖

如果你想要支持免費創作,可以按這裡買杯咖啡請我,我會很開心!
想出去玩,需要比價嗎?我最常用的網站旅館訂房推薦給你:

需要預訂行程?我都上這找!
住美國想知道怎麼用旅遊信用卡世界賺點數換機票?新手必知、懶人必備的美國旅遊信用卡。
想嘗試背包旅行?怎麼打包?

若有興趣在你的網站或出版品引用這篇文章或部份內容及圖片,請來信索取授權。

38.9071923-77.0368707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